根据2025年6月20日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辽宁省财政厅文件同意我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方案变更,现对大石桥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中央资金支持项目的建设主体、建设内容等进行公示,具体情况见附件。
附件:大石桥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央资金支持项目情况表
大石桥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30日
大石桥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中央资金支持项目情况表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主体 | 建设地点 | 资金情况 | 中央奖补资金 支持内容 |
|
总投资 (万元) |
其中: 中央财政资金 |
||||||
合 计 | 24451 | 10000 | |||||
1 | 大石桥粮食交易智慧仓储中心项目 | 建设准低温储粮平房仓1座,建筑面积7952.4㎡,仓容4.4万吨;购置设备20余台及其附属配套设施等。 建设准低温储粮平房仓可以减少粮食损失、保持品质,还可以实现节能环保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更好地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通过控制储粮环境,可以有效地抑制粮食的呼吸强度,延缓陈化、保持品质、抑制虫霉危害,降低储粮损耗。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营口金桥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 水源镇 | 2200 | 1100 | 重点支持建设准低温储粮平房仓 1 座,建筑面积 7952.4 ㎡,仓容 4.4 万吨。新增设备:快速水分测定仪、电热鼓风干燥箱、检验电动砻谷机、电动粉碎机、重金属检测快速仪器、电子容重器、旋风磨、空气呼吸机、长15米输送机、长8米输送机、液压转向扒谷机、移动式液压抛粮机、3P空调、消音风机等。 |
2 | 稻米生产线智能化升级项目 | 支持鹏达、仙桥、禾丰源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改造升级大米加工设备,升级改造智能化加工设备检验8条,优质大米加工产能达到130万吨,完善厂房、仓储设施,更新先进设备,开发多元化的大米产品,构建大米加工集群。 | 营口鹏达米业、营口仙桥米业、营口禾丰源米业等10家稻米加工企业 | 沟沿镇、高坎镇、旗口镇等 | 11069.5 | 279.5 | 购置相关检验检测器具,智能化系统升级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业机械气体压缩机、冷干机、粮食烘干机、抛光机、验送机、提速机等以及其他成套设施。 |
3 | 水稻仓储设备智能化改造提升建设项目 | 对产业园内主要的水稻仓储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及提升企业自动化仓储保管能力。 1.对主要水稻仓储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储粮平房仓仓盖进行密闭性升级改造近29000平、库区配电线路改造1套、智能化检温设施1套、监控及安防系统1套等升级改造。(投资363万元) 2.提升产业园内主要仓储企业自动化仓储保管能力,购置卸车机、输送机、铲车、搬倒用运输车、降噪风机、自动签样机、扒谷机、抛粮机、电热鼓风干燥箱、应急用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升降机、实验碾米机、空气呼吸机、防尘网等设备、库区配电线路改造及设备所需配套设施、电路管线购置等。(投资362万元) |
营口金桥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 水源镇、沟沿镇、高坎镇、旗口镇 | 725 | 362 | 支持对产业园内主要的水稻仓储企业进行提升企业自动化仓储保管能力提升。 购置卸车机、输送机、铲车、搬倒用运输车、降噪风机、自动签样机、扒谷机、抛粮机、电热鼓风干燥箱、应急用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升降机、实验碾米机、空气呼吸机、防尘网等设备、库房内部照明系统3套及设备所需配套设施、电路管线购置等。共计362万元。 |
4 | 稻渔共生生态农业基地建设项目 | 1.土地承包、机械设备租赁、池塘改造,建设钢结构温室大棚13个,电力设施等配套工程涉及的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等投资。 2.建设数字智能控制室、改造办公楼和研学楼,购置检测检验仪器、数字智能控制及水处理设备,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 3.配套特种水产饲料智能设备生产线,用于稻渔共生生态农业基地建设项目特种鱼饲料,实现稻渔共生生态产业发展。 |
辽宁双宇饲料有限公司 | 高坎镇上土台村 | 2367 | 710 | 1.化验室检测检验设备: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凯氏定氮仪、水质快速测定仪、药物残留检测等;2.数字智能控制养殖平台:智能控制柜、溶解氧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水质FH传感器、氢氮传感器、水质浊度传感器等感知设备,自动化控制增氧泵、循环泵、饵料自动精准投喂等; 3.智能水处理平台:常规水质监测站、养殖尾水监测站、循环水净化及循环装备控制设备等。 |
5 | 种子研发实验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 在现有700㎡水稻工作站试验区基础上,购置种子研发实验设备,具体包括: 1.设备采购包括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梯度PCR仪、通用电泳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中央实验台、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便携式光合仪、多光谱遥感植物表型分析系统等设备;样品低温保存及烘干设备,包括超低温冰箱、冷藏冰柜、干燥机等设备;小型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移液枪等; 2.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数据分析软件及相关设施等配套设备。 通过研发,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基础。 |
大石桥市水稻良种场 | 水源镇 | 600 | 600 | 在现有700㎡水稻工作站试验区基础上,购置种子研发实验设备,具体包括: 1.设备采购包括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梯度PCR仪、通用电泳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中央实验台、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便携式光合仪、多光谱遥感植物表型分析系统等设备;样品低温保存及烘干设备,包括超低温冰箱、冷藏冰柜、干燥机等设备;小型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移液枪等; 2.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数据分析软件及相关设施等配套设备。 |
6 | 水稻覆膜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建设两个实验中心:水稻覆膜机实验中心和水稻覆膜研发实验中心。其中: 1.水稻覆膜机实验中心主要进行水稻覆膜机的研发改造提升,包含购置万能试验机、硬度仪、测厚仪、万能锯床、摇臂锯床、普车、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电动单梁起重吊车、示波仪、分析仪器、带锯床、叉车、电液伺服折弯机、剪板机、万能外圆磨床、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及用于研发所需配套设备设施等。共计约800万元 。 2.水稻覆膜研发实验中心主要包含建设6个实验室,包括生物降解膜实验室、生物菌肥实验室、生物粘合剂实验室、综合测试实验室、自然环境土壤实验室、发酵食品实验室等。共计约868万元。 3.其它配套设施及建设内容 将原库房改造成多个研发实验室及实验中心,研发实验室所需水路、电路及其他基础改造。用于实验所需电脑、监控等实验室所需配套物联网设备。实验用各种消耗材料费用、技术推广费用、场地实验费和其他辅助研发设备设施等。共计约163万元。 |
营口金桥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 旗口镇 | 1831 | 1631 | 1.水稻覆膜机实验中心主要进行水稻覆膜机的研发改造提升,包含购置万能试验机、硬度仪、测厚仪、万能锯床、摇臂锯床、普车、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电动单梁起重吊车、示波仪、分析仪器、带锯床、叉车、电液伺服折弯机、剪板机、万能外圆磨床、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及用于研发所需配套设备设施等。共计约800万元。 2.水稻覆膜研发实验中心为6个实验室配备设备,包括(1)生物降解材料实验室(购置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特种纸造纸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生物降解测试箱、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2)生物菌肥实验室(全自动液态发酵罐、菌肥生产线、高通量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PCR扩增仪、超低温冰箱等),(3)生物粘合剂实验室(高压反应釜、喷雾干燥机、流变仪、冷等静压机、粒度分析仪等),(4)综合测试实验室(超纯水系统、三层堆叠式恒温摇床、生物安全柜、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5)土壤实验室(原子吸收光谱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土壤呼吸测定系统、便携式土壤多参数分析仪、凯氏定氮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等),(6)发酵实验室(固态发酵罐系统、液态发酵罐系统、喷雾干燥机、电子舌/电子鼻系统、微胶囊包埋设备、冷冻离心机等)。共计约831万元。 |
7 | 水稻秸秆生物技术资源化再利用项目 | 本项目采用生物-化学协同工艺实现水稻秸秆全组分高值化利用。首先通过微生物预处理降解秸秆表面蜡质层和半纤维素束缚,再利用高温碱解技术实现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三大组分的定向解聚。产物经固液分离后形成草浆(固相)和黑液(液相)两大体系:草浆经改性加工形成具有力学调控功能的生物基可降解地膜,创新性地将地膜与水稻种子、生物有机肥、植物促生菌进行功能集成,实现秸秆“离田-加工-返田”的闭环循环;黑液经微生物发酵后制得富含腐植酸的生物肥料和具有保水保墒功能的土壤改良剂。整套工艺实现水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形成“秸秆进-产品出”的清洁生产模式。项目通过“组分拆解-功能重构”的技术路径,实现秸秆资源“吃干榨尽”式利用,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模式。 1.现有厂房改造及周边地面硬化,投资141万元,由自筹资金解决。 2.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实验室,包括固态发酵罐系统、连续酶解反应器、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高效液相色谱、膜过滤系统、分子蒸馏仪、电渗析设备等7台套。投资169万元,由中央财政资金解决。 3.购置双叠网多缸纸机、制浆系统、烘干与压光设备、复卷与分切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热能回收装置、质量检测设备、工业锅炉、变压器及配电系统等13台套。投资1103万元,由中央财政资金解决。 |
营口金桥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 旗口镇 | 1413 | 1272 | 1.购置固态发酵罐系统、连续酶解反应器、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高效液相色谱、膜过滤系统、分子蒸馏仪、电渗析设备等7台套,投资169万元。 2.购置双叠网多缸纸机400万元、制浆系统120万元、烘干与压光设备150万元、复卷与分切设备50万元、自动化控制系统80万元、污水处理系统和热能回收装置70万元、质量检测设备30万元、工业锅炉80万元、变压器及配电系统123万元,共计13台套。 |
8 | 大石桥市农业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 1.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大石桥市数字农业云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贯通种植、加工、流通、品牌、文旅、服务等稻米全生命周期业务流和数据流,提升产业服务的系统化、数字化决策、服务和监管水平。围绕生产管理、流通营销、产业监管、公共服务等四大体系设计数据采集任务管理、遥感监测、品牌管理、星级农场、种粮一件事、云认养、挂图作战、市场监测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及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升级,实现将园区所有主体纳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一个中心(数字农业大数据中心)、一个平台(应急指挥调度平台)、4 大体系 N 个数字场景”的数字农业云平台,形成以“数字农业”数据服务体系为核心驱动力,N 个场景应用为落地实施业务单元,构建互联共享的“互联网+农业”综合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最终实现数字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政府决策监管和社会公众服务。 2.租赁大石桥市沟沿储备粮有限公司的场地建设该项目,租赁期10年。 |
大石桥市利民实业有限公司 | 沟沿镇 | 2189 | 1989 | 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大石桥市数字农业云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贯通种植、加工、流通、品牌、文旅、服务等稻米全生命周期业务流和数据流,提升产业服务的系统化、数字化决策、服务和监管水平。围绕生产管理、流通营销、产业监管、公共服务等四大体系设计数据采集任务管理、遥感监测、品牌管理、星级农场、种粮一件事、云认养、挂图作战、市场监测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及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升级,实现将园区所有主体纳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一个中心(数字农业大数据中心)、一个平台(应急指挥调度平台)、4 大体系 N 个数字场景”的数字农业云平台,形成以“数字农业”数据服务体系为核心驱动力,N 个场景应用为落地实施业务单元,构建互联共享的“互联网+农业”综合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最终实现数字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政府决策监管和社会公众服务。 |
9 | 农产品检验检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 1.改造检测中心实验室:1个检测中心260㎡及4个检验点350㎡,共计610㎡。 2.购置气象色谱仪、恒温水浴振荡器、移液器、分液器、氮吹仪、电热消解仪、碾米机、深层扦样器、分样器、纯水机、稻谷新鲜度测定、稻谷精米检测机、微波消解仪、万分之一天平、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子光度计、锤式旋风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快速检测仪等设备。 对水稻(大米)中的各类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进行有效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助于提升当地水稻(大米)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
营口金桥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 高坎镇、沟沿镇、水源镇、旗口镇等 | 600 | 600 | 1.改造检测中心实验室:1个检测中心260㎡及4个检验点350㎡,共计610㎡。 2.购置气象色谱仪、恒温水浴振荡器、移液器、分液器、氮吹仪、电热消解仪、碾米机、深层扦样器、分样器、纯水机、稻谷新鲜度测定、稻谷精米检测机、微波消解仪、万分之一天平、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子光度计、锤式旋风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快速检测仪等设备。 |
10 | 公用品牌培育和推广项目 | 1.构建品牌体系,夯实品牌建设基础 设计新的品牌LOGO、VIS识别系统、品牌Slogan、品牌故事等;选定4-6款文创产品进行生产制作;进行品牌文化创新,独有品牌文化;品牌宣传册、品牌高质量宣传视频,印刷品牌宣传册;完成品牌包装设计,选定4款包装进行生产制作,投入使用等。 2.实施媒体传播,拓展品牌知名度 进行传统媒体传播,包括但不限于高速公路、公共交通、卫视新闻频道等多种媒体的品牌广告投放;借助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运营至少3个主要新媒体平台的官方账号,进行品牌视频、文章、图片的发布及运营;组织新媒体矩阵进行品牌线上联合传播。 3.组织培育活动,聚力场景化营销 一是开展营口大米品牌使用主体培育,精选符合品牌要求的营口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开展区域品牌使用及联合培育的相关指导和培训,组织企业通过授权程序合理使用营口大米品牌;二是开展营口大米本地区品牌消费氛围培育,通过在消费者密集区搭建消费场景、开展营口大米授权企业的品牌大米消费评选等,让营口大米品牌首先在本地被认可;三是开展营口大米品牌商品线下渠道培育,分析品牌主销市场结构,联合企业共同开拓线下渠道,如社区团购、私域达人等;四是开展主销区的B端消费市场培育,联合授权企业对主销区的组织顾客进行品牌拓展。 4.创新电商模式,助推品牌融合发展 在淘宝、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创建品牌官方账号,对店铺进行美化设计,筛选并上线品牌授权企业产品;进行品牌和电商相关技能培训;培育或引进直播团队对营口大米进行品牌商品直播带货等。 5.实施品牌管控,保障品牌保值增值 搭建数字化舆情监测平台,覆盖社交媒体、新闻门户、垂直论坛、电商评论区等全网络触点,实现品牌舆情数据实时采集与动态追踪;在符合条件下积极进行品牌价值或品牌荣誉相关申报工作;搭建品牌溯源体系,实现品牌在线可追溯;借助数字化平台设立营口大米品牌数字化档案,将品牌宣推数据进行定期统计和整理,分析品牌宣传效果,实现营口大米品牌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为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决策层提供支持。 |
营口金桥粮食集团有限公司、营口大米协会 | 产业园范围内 | 900 | 900 | 1.构建品牌体系,夯实品牌建设基础 设计新的品牌LOGO、VIS识别系统、品牌Slogan、品牌故事等;选定4-6款文创产品进行生产制作;进行品牌文化创新,独有品牌文化;品牌宣传册、品牌高质量宣传视频,印刷品牌宣传册;完成品牌包装设计,选定4款包装进行生产制作,投入使用等。 2.实施媒体传播,拓展品牌知名度 进行传统媒体传播,包括但不限于高速公路、公共交通、卫视新闻频道等多种媒体的品牌广告投放;借助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运营至少3个主要新媒体平台的官方账号,进行品牌视频、文章、图片的发布及运营;组织新媒体矩阵进行品牌线上联合传播。 3.组织培育活动,聚力场景化营销 一是开展营口大米品牌使用主体培育,精选符合品牌要求的营口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开展区域品牌使用及联合培育的相关指导和培训,组织企业通过授权程序合理使用营口大米品牌;二是开展营口大米本地区品牌消费氛围培育,通过在消费者密集区搭建消费场景、开展营口大米授权企业的品牌大米消费评选等,让营口大米品牌首先在本地被认可;三是开展营口大米品牌商品线下渠道培育,分析品牌主销市场结构,联合企业共同开拓线下渠道,如社区团购、私域达人等;四是开展主销区的B端消费市场培育,联合授权企业对主销区的组织顾客进行品牌拓展。 4.创新电商模式,助推品牌融合发展 在淘宝、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创建品牌官方账号,对店铺进行美化设计,筛选并上线品牌授权企业产品;进行品牌和电商相关技能培训;培育或引进直播团队对营口大米进行品牌商品直播带货等。 5.实施品牌管控,保障品牌保值增值 搭建数字化舆情监测平台,覆盖社交媒体、新闻门户、垂直论坛、电商评论区等全网络触点,实现品牌舆情数据实时采集与动态追踪;在符合条件下积极进行品牌价值或品牌荣誉相关申报工作;搭建品牌溯源体系,实现品牌在线可追溯;借助数字化平台设立营口大米品牌数字化档案,将品牌宣推数据进行定期统计和整理,分析品牌宣传效果,实现营口大米品牌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为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决策层提供支持。 |
11 | 主导产业经营主体培育和绿色有机认证推广项目 | 开展大石桥市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开展绿色有机生产标准和技术推广宣传,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 10 个,提升品牌价值。 | 农业农村局 | 产业园范围内 | 145 | 145 | 1.对符合条件的农事企业获得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给予奖补,市级奖补3万、省级奖补6万、国家级奖补9万。 2.开展绿色有机生产标准制定和技术推广宣传,对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含转换期)奖励5万元,获得有机认证的(含转换期)奖励10万元。 |
12 | 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 | 1.对2000㎡创新创业基地进行改造升级,购置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网络服务器、热转印机、喷绘机、丝网印刷机、刻字机、覆膜机、打包机等设备。改造电商直播间2-4间。购置电脑、摄影摄像设备及相关器材、无人机、音响设备、灯光照明设备等。开展职业电商技能培训、培训人次达到200人以上。 2.提供必要的基础办公设备设施等硬件条件及提供一定期限内免租办公场所、设备设施等硬件设施,加大项目引进力度,扶持农业科技企业创新发展。通过政策支持、社会资源引入合作、内部资源挖掘整合等方式,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推动创新创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 |
营口金桥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 旗口镇 | 411.5 | 411.5 | 1.对2000㎡创新创业基地进行改造升级,购置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网络服务器、热转印机、喷绘机、丝网印刷机、刻字机、覆膜机、打包机等设备。改造电商直播间2-4间。购置电脑、摄影摄像设备及相关器材、无人机、音响设备、灯光照明设备等。开展职业电商技能培训、培训人次达到200人以上。 2.提供必要的基础办公设备设施等硬件条件及提供一定期限内免租办公场所、设备设施等硬件设施,加大项目引进力度,扶持农业科技企业创新发展。通过政策支持、社会资源引入合作、内部资源挖掘整合等方式,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推动创新创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