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品牌,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的通知》(辽农办农发〔2022〕183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质〔2022〕11号)文件要求,为确保规范有序、廉洁高效的完成我市项目建设任务,结合“大石桥大红袍李子”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实施“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坚持以产业塑造、科技引领、标准支撑、营销推广为途径,强力推动“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品牌培育,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以推动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身份标识化、全程数字化为重点,着力打造“特而美”“特而优”“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建立健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建设目标:通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示范和推广,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做强品质为核心,以做大产业为目标,通过标准化示范,改变农户零散经营、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生产优质、绿色、高效、品质稳定的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二)效益目标:建成“大石桥大红袍李子”核心示范区500亩,计划三年内推广面积2.2万亩以上,实现增收3亿元以上,带动农户1万余人。打造一批绿色、高质、高效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全程实施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产品全部附带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上市,通过溯源“二维码”全程追溯。通过示范推广,引领全省乃至全国适栽地区的重点栽植,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提供新的支撑点。
三、建设主体
“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区域内各镇街择优选择1家苗圃、7家生产主体为示范基地,承担项目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建设内容
计划总投资400万元,主要用于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宣传推广、产品贮藏保鲜、产地溯源管理等。
(一)培优区域特色品种
1.实施母树产地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对位于周家镇大沟村的大石桥大红袍李子母树的保护,通过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延长大石桥大红袍李子母树的寿命,根据母树的生长情况进行支撑加固,防止母树坏死,对母树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清除周边竞争植物,保证母树生长所需的营养,设立保护标志牌,协调确定母树的养护责任人,加强对大石桥大红袍李子母树的养护。
2.加强良种苗木繁育。联合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开展品种审定工作,做好大石桥大红袍李子种质资源保护,并鼓励开展良种的提纯复壮及扩繁,支持苗圃建设,根据需要提供优质砧木和接穗,完善基础设施,修建围栏,设置标牌等。促进大石桥市果树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标准化管理,扩大生产面积,做到保质量、稳产量、增效益。
(二)建设核心生产基地
1.地标示范样板基地建设。在周家镇、汤池镇、官屯镇等优势产区择优选择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打造7个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地标示范样板基地,树立基地标牌,明确产品名称、证书持有人、生产地域、规模产量等信息。
2.现代果园管理。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避雨栽培、贮藏保鲜等先进生产方式的示范推广,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合理提供物化补助,支持主体增施有机肥、高钾肥及微量元素等。
(三)提升产品特色品质
1.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根据农民实际生产需求,邀请专家开展科技培训,采用室内授课及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适时开展大石桥大红袍李子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现代果园管理、产品品质提升、果品采收包装贮藏、农产品质量追溯、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内容的培训,开展地标知识讲座。
2.产品检验检测。大石桥大红袍李子产品特色营养品质评价,构建特征品质指标,进行产品分级分等,进行品质宣传,助力产品销售。
(四)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
1.标准制定。制定全产业链标准,参照《大红袍李优质栽培技术规程》,制定“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周年管理工作历”,严格按照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开展标准的宣贯及培训指导,印发操作规程、明白纸、模式图等,示范推广优新生产技术。
2.加强品牌建设。进行现场调研、评审,编写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品牌建设发展规划,提炼品牌价值,塑造品牌形象,设计制作产品包装,统一品牌及包装形象,针对品牌授权管理与运营体系发展运维,完善品牌产品品控标准与准入退出机制。
(五)叫响区域特色品牌
1.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在铁路、公路等显著位置租用广告牌制作大型宣传版面,标志区域醒目地点新建或租用擎天柱广告牌,市内中心地段租用室外LED广告牌等设施进行宣传。于8月上中旬李成熟期,适时开展大石桥大红袍李子节等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展销会、节庆活动等传播渠道,邀请电视台、网站、刊物等媒体对大石桥大红袍李子进行专题报道,制作专题宣传片,推动产销对接,提高大石桥大红袍李子知名度。
2.积极推进“互联网+品牌农业”。树立品牌意识,开展商标注册、文化创意等工作,在商超设立销售专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淘宝、微信、快手、抖音等电商平台进行多渠道宣传和销售,提升市场营销能力。
(六)建立质量管控机制
1.全程数字化管理。运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将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信息、检验检测信息、产品质量及流向动态、农产品生产、用药、施肥、采收信息等进行汇总、公布、及时分析,有效监管,开展“三品”认证、按要求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现“二维码+合格证”码证合一的追溯机制。
2.加强标识管理。按照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生产主体,由证书持有人授权标志使用人依据《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设计使用规范手册》要求,规范上市产品包装标识。
3.全过程实施质量安全跟踪监测与评价。充分发挥大石桥市作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作用,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项目基地进行生产管理过程的跟踪监管,不定期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宣贯培训。
4.维护市场秩序。每年大石桥大红袍李子上市期间,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维护市场良好的秩序。重点查处不符合大石桥大红袍李子产品标准、冒充大石桥大红袍李子等经营行为、假冒伪劣农资销售行为,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净化市场,维护品牌形象。
四、实施进度
(一)项目准备阶段(2022年6月)
根据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于6月20日前完成《大石桥市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印发工作,并报省市备案。
(二)项目实施阶段(2022年7月~2023年6月)
1.按照实施方案,各镇街统一组织申报,采取主体申报—镇街审批—县级受理—专家评审的方式确定项目实施主体,确定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步骤及补助标准;
2.项目实施主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建设;
3.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授权生产示范主体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
4.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注册商标,设计制作包装、标识;
5.开展产品检验检测,包括产品特征品质指标检测、质量安全检测等;
6.组织大石桥大红袍李子从业者参加按标生产培训、地理标志宣贯等内容培训;
7.开展现场检查、指导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产品溯源登记和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8.开展品种审定、人文历史保护、种质资源保护等;
9.利用媒体、广告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及品牌建设等;
10.组织和参加各类展销活动,促进产销对接。
(三)检查验收阶段(2023年6月)
完成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验收、总结、资金拨付、财务审计等工作,汇总归档工作材料,总结验收材料报省市备案。
(四)核验推广阶段(2022年6月~2023年6月)
迎接省市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督查核验,同时总结推广,不断提升大石桥大红袍李子的质量信任度、品牌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资金支出计划
“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总投资400万元,按照《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设内容技术指引》根据项目建设工作任务,资金使用概算如下:
项目分类 |
实施内容 |
经 费(万元) |
培优区域 特色品种 |
实施母树保护:修建围栏,树立简介标识牌,品种资源提纯复壮等。开展基础环境整治,根据树体生长情况,合理增施有机肥、高钾肥及微量元素等。 支持苗圃建设:提供优质砧木和接穗,配置太阳能杀虫灯,修建围栏,树立标牌,悬挂宣传板等。 |
10 |
建设核心 生产基地 |
基地遴选:示范基地采用自主申报、镇村推荐、专家论证的方式,择优遴选。 建设实施:根据生产主体需要,配置小型机械,树立标牌,悬挂宣传板等。合理建设水、电、滴灌设施、避雨设施、贮藏设施、杀虫灯、防雹防鸟设施等。 物化补助:支持基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支持主体增施有机肥、高钾肥及微量元素,根据果园土壤肥力和树体营养,合理提供物化补助。 |
150 |
提升产品 特色品质 |
产品检验检测鉴定:特征品质指标构建,品质指标检测,特色营养品质评价,产品分等分级。 农民培训:通过室内授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现代果园管理、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追溯等培训。开展用标技术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宣传培训,聘请专家现场指导绿色、标准化生产,组织主体外出观摩。 |
20 |
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 |
生产标准化:开展全产业链标准、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包括栽培技术、果园管理、采收贮藏、分等分级等;开展标准化宣贯;操作规程、明白纸、模式图、风险防控手册等资料编印;标准示范应用与推广。 品牌建设:编写品牌建设发展规划、广告语、品牌主形象设计及保护,设计制作产品包装,统一品牌及包装形象,设计制作印刷产品宣传册。 |
70 |
叫响区域 特色品牌 |
树立标牌:树立“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牌,在各基地显著位置树立标牌。 广告宣传:在高速公路、高铁站、火车站、机场等显著位置新建或租用大型广告牌,在城区主街道设立广告牌和大屏幕。 拍摄宣传片:拍摄一部“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地理标志农产品视频专题宣传片,争取在央视、最低在辽视或其他省级电视台宣传,并剪辑短片投放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 展销推介: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级展销会、推介会等,参加大石桥市政府举办的“大石桥大红袍李子”节,在商超设立销售专区,创新产销对接模式。 刊发专版:在省级以上刊物(如农民日报、北方果树等)发布专版信息,讲好地标故事。 |
120 |
建立质量 管控机制 |
标志管理:健全标志使用管理制度,开展技术服务和监督管理,规范产品包装标识,实行带标上市。 食品认证: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 质量控制: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大风险监测力度,不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定性、定量检测。 农资管理:开展农资打假,建立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机制。 溯源管理:做好生产信息采集,建立台账,对产地和产品进行台账管理,所有主体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督促生产主体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确保地理标志农产品带证上市。 |
26 |
其 他 |
项目总结及绩效评价 第三方财务审计 |
4 |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绩效目标,成立以市政府副市长张雨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充分利用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的专业优势,结合市农业农村事务中心及市农产品检测中心的专业化服务,协同推进项目建设,保质保量的落实各项工作。
(二)强化实施管理。
按照上级工作要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安排工作措施和实施步骤,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建立资金台账,规范资金使用,严格财务纪律,严格按照项目实施内容支出,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套取项目资金。
(三)建立长效机制。
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并命名“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核心基地,争取各项扶持政策,强化产销对接,建立健全技术标准、生产经营、品牌宣传、质量监管、政策扶持等支撑保障体系。通过建基地、建机制,培育典型生产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力产业振兴。
(四)强化宣传总结。
认真履行项目主体责任,做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实施总结和情况报送,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认真总结,宣传典型做法和模式,营造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良好氛围,发挥项目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大石桥市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张 雨 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金学维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王银河 市农业农村事务中心主任
成 员:张忠龙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黄瑞卿 市财政局副局长
张 迪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张英林 市农业农村事务中心副主任
陈 伟 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种植业副队长
各项目实施主体所在镇街分管副镇长
领导小组设技术指导组并邀请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专家团队对“大石桥大红袍李子”地理标志农产品示范基地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技术指导组成员如下:
组 长:刘威生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所 长
副组长:刘 硕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副所长
王绍新 市农业农村事务中心副主任
成 员:刘 宁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郝 义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刘秀春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何忠民 周家镇周家村第一书记、农艺师
李鹏飞 周家镇青寨子村第一书记、高级农艺师
领导小组设综合办公室,设在大石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办公室主任由张英林兼任,负责组织协调处理相关工作,办公室成员如下:
主 任:张英林 市农业农村事务中心副主任
成 员:陈 伟 种植业执法队副队长
杜 岩 种植业执法队副队长
姜泓旭 种植业执法队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人
刘 伟 种植业执法队农资监管负责人
辛月辉 种植业执法队科员
郑敏芝 种植业执法队科员
王 一 种植业执法队科员
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备案表
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大石桥市农业农村局 (盖章)
地理标志 农产品名称 |
大石桥 大红袍李子 |
证书编号 |
AGI03103 |
证书持有人 |
大石桥市农业 农村事务中心 |
市/县 农业农村部门 |
负责人 |
金学维 |
联系电话 |
159****0333 |
|
联系人 |
张忠龙 |
联系电话 |
139****2988 |
||
项目实施单位 |
负责人 |
张英林 |
联系电话 |
188****1115 |
|
联系人 |
陈 伟 |
联系电话 |
151****0306 |
||
资金安排情况 (万元) |
中央资金 |
400 |
地方配套 |
0 |
|
特色品种 繁育基地 (周家镇大沟村苗木基地) |
负责人 |
张 娜 |
联系电话 |
133****1123 |
|
联系人 |
崔成彪 |
联系电话 |
150****5965 |
||
建设内容 |
提供优质砧木和接穗,配置太阳能杀虫灯,修建围栏,树立标牌,悬挂宣传板等。 |
||||
核心生产基地1 (大石桥市垚鑫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
负责人 |
周 军 |
联系电话 |
133****7007 |
|
联系人 |
何忠民 |
联系电话 |
189****2255 |
||
建设内容 |
避雨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包装设计制作、产品检测及绿色食品认证等。 |
||||
核心生产基地2 (大石桥市富森家庭农场) |
负责人 |
周庆刚 |
联系电话 |
133****6888 |
|
联系人 |
周庆刚 |
联系电话 |
133****6888 |
||
建设内容 |
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配置杀虫灯、修建果品贮藏设施、园区铺设滴灌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
||||
核心生产基地3 (千弘园艺场) |
负责人 |
王利军 |
联系电话 |
187****5788 |
|
联系人 |
王宝明 |
联系电话 |
139****7688 |
||
建设内容 |
园区铺设滴灌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园艺地布、防雹网等。 |
||||
核心生产基地4 (辽宁野膳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汤池镇苇子峪村基地) |
负责人 |
于红卫 |
联系电话 |
130****5557 |
|
联系人 |
于红卫 |
联系电话 |
130****5557 |
||
建设内容 |
园区铺设滴灌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园艺地布等。 |
||||
核心生产基地5 (辽宁野膳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周家镇周家村基地) |
负责人 |
周国石 |
联系电话 |
138****8196 |
|
联系人 |
周国石 |
联系电话 |
138****8196 |
||
建设内容 |
园区实施避雨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园艺地布等。 |
||||
核心生产基地6 (大石桥市辽南绿园大红袍李子专业合作社) |
负责人 |
车雅琴 |
联系电话 |
159****3085 |
|
联系人 |
张家斌 |
联系电话 |
133****9119 |
||
建设内容 |
贮藏库建设、滴灌设施、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园艺地布、围栏等。 |
||||
核心生产基地7 (周家镇冯家村集体经济服务社) |
负责人 |
刘 莹 |
联系电话 |
138****5081 |
|
联系人 |
刘 莹 |
联系电话 |
138****5081 |
||
建设内容 |
滴灌设施、配方施肥、太阳能杀虫灯、病虫害绿色防控,避雨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