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镁都 > 镁都概况 > 社会事业

体育事业

来源:大石桥市外宣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27

【字号:

分享:

我市是全国第一批体育先进县之一。以“体育健民”为目标,推动全民健身,营造崇尚运动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推进休闲健身用地设施建设,全市253个行政村全部安装健身器材。市内市民活动中心功能齐全,总投资5800万元,占地面积7864平方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业体系日趋完善。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群众性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多年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

群众性体育发展迅速

我市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健身场所越来越多,参加健身人数逐日递增,极大的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体生活。同时,我市积极组织开展体育下乡、下社区活动,坚持生产劳动和文体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加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引导更多的群众投身到体育健身活动中去。

“农民健身工程”全面推进落实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惠民工程。2014年,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市253个行政村实现体育健身器材全覆盖,这项工程极大的推动了我市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积极促进了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广大农民身体素质。

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

大石桥体育赛事众多,活动样式多样。不仅强健市民体魄,也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大石桥市先后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提高大石桥市体育知名度。 发挥专业体育协会优势,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举办各类比赛。我市同时成立太极拳协会、篮球协会等体育协会。

中学生篮球赛”、”机关干部篮球赛、大石桥市教育系统乒乓球比赛、春季信鸽联翔比赛、大连国际马拉松比赛“社保杯”乒乓球联谊比赛、春季竞技钓排位赛、秋季信鸽竞翔赛、体育馆接待辽南地区体育舞蹈大赛、大石桥市机关羽毛球联谊赛、大石桥市法院系统篮球赛等活动展现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蓬勃。

全民健身取得成效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大力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鼓励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有标准塑胶体育场3个、体育馆7个、游泳馆2个,市民活动中心1个,健身广场4个,健身步道1个(11000米),登山步道2个,上述设施能基本满足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已建成学校足球场地22块,场地设施开放率达65 %。新增体育健身器材300多件,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92%。在城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健身广场、社区健身广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合理布局健身场所,15分钟健身圈在城市社区的覆盖率已达60%。完善了蟠龙山体育公园的健身设施,建设、改造体育场、登山步道、健身路径、健身广场、游泳馆、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等设施,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二是公共体育服务效能得到提高。通过《大石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推进实施,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30多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2 %。蟠龙山体育场、市体育馆等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达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08平方米。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为1.8人。

——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十三五”期间,全市接待国家级、省级赛事40余场,组织市本级、社区、镇村级赛事30余场。开展全民健身展示会、徒步大会、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我市传统体育活动10多次。指导推动社会开展体育健身活动20多次。其中开展南楼开发区“迷你杯”篮球赛、“篮球协会杯”篮球比赛、天方三对三篮球对抗赛、镇街篮球友谊赛等篮球赛事15次。号召各镇(街)组织举办的各类健身活动30多次。通过各类赛事的开展,推动了青少年、老年人、妇女、社区居民、职工、农民、残疾人等各类人群体育活动的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制度。

——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加强。积极推进基层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完善基层体育骨干队伍培训体系。通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和非奥项目发展培训基地,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各类运动项目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建设。“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训各类体育人才900多人次。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300人。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体育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发展。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